Gartner 2024 年第四季度调研了 432 位企业高管,发现了一个简单却扎心的数字:
45% 的“高 AI 成熟度”企业,已经把 AI 项目跑出了三年以上;低成熟度企业里,能坚持三年的只有 20%。
差距在哪儿?总结下来,就是三件事。
高成熟度企业的做法很务实:
先算 ROI,再看技术能不能落地;
项目启动前就把治理结构、工程规范搭好,避免“上线即烂尾”。
结果就是,业务部门敢用、愿意用——57% 的高成熟度企业表示“新 AI 工具来了就能直接上手”,低成熟度企业只有 14%。
调研里,34% 的低成熟度企业和 29% 的高成熟度企业,都把“数据可用性和质量”列为头号难题。
差距在于,高成熟度企业把数据当成产品:
统一标准、自动清洗、持续监控;
让数据“干净、及时、安全”变成日常操作,而不是每次项目前临时抱佛脚。
91% 的高成熟度企业设立了专职 AI 负责人,职责清晰:
65% 负责推动创新
56% 负责交付基础设施
50% 负责组建团队
48% 负责架构设计
一个人不一定能包打天下,但能把 AI 从“试验田”带进“生产线”。
一句话总结
把 AI 留在公司,靠的不是预算多少,而是项目选得准、数据管得好、有人专门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