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培商院 >> 高培资讯 >> 管理文库 >> 浏览文章

喜茶困局:从“奶茶界爱马仕”到“降价求生”,一场高端人设的崩塌实验

作者: admin
2025年04月18日
阅读人数:


一、崛起逻辑:用“中产幻觉”重构奶茶业规则

(2016-2019年:符号化消费阶段)

1. 产品革命:从街边奶茶到“社交货币”

   - 首创 芝士奶盖茶 ,将奶茶单价从10元拉升至30元,以“灵感之茶”概念区隔市场。  

   - 通过 鲜果现切、茗茶现萃** 等话术,塑造“高端现制”心智,毛利率高达 70%。  


2. 饥饿营销:排队经济学与阶级认同 

   - 深圳首店雇人排队3小时,黄牛加价50元倒卖,制造“稀缺性幻觉”。  

   - 小红书“喜茶自由”话题阅读量破10亿,喝喜茶=“年轻中产身份认证”。  


3. 空间叙事:从产品到场景的升维 

   - 开设黑金店、Lab店,引入茶极客特调、冰淇淋工坊,将门店变为“打卡圣地”。  

   - 资本估值冲至600亿,单店月销200万,成为新茶饮现象级品牌。  


喜茶困局:从“奶茶界爱马仕”到“降价求生”,一场高端人设的崩塌实验


二、崩塌转折:高端泡沫遭遇三重狙击  

(2020-2022年:价格体系崩溃阶段)  

1. 成本反噬:高端原料与效率的矛盾 

   - 鲜果损耗率超20%,单杯成本8元(蜜雪冰城仅2元),净利率跌破10%。  

   - 一线城市租金占比达25%,坪效被瑞幸咖啡碾压。  


2. 竞争绞杀:上下夹击中的生存危机 

   向上失守:茶颜悦色、霸王茶姬以15-20元价位抢占“国风奶茶”心智。  

   向下失速:古茗、沪上阿姨在下沉市场用10元鲜果茶包抄,门店数破5000家。  


3. 用户叛逃:Z世代抛弃“伪高端” 

   疫情后消费理性化,“30元奶茶羞耻症”蔓延,小红书现“撕掉喜茶杯套”热潮。  

   联名营销边际效应递减,Fendi联名款销量不足预期30%。  



三、自救策略:降价加盟能否挽回颓势?

(2023年至今:下沉求生阶段)

1. 价格体系崩盘:从30元到9.9元的逻辑断裂 

   2022年全面降价至15-20元,推9.9元纯茶,老用户痛斥“背叛”,新用户嫌“不够便宜”。  

   一线城市自动涨价、县城动态折扣的 “大数据杀熟“策略引发舆论反噬。  


2. 加盟扩张陷阱:规模与品质的两难 

   - 开放加盟后门店数破3000家,但三四线城市单店月利润仅2万(蜜雪冰城约5万)。  

   - 加盟商为降本使用罐头水果、预制奶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品牌口碑加速滑坡。  


3. 供应链真相:高端叙事的自我瓦解  

   - 自建柠檬、葡萄基地降低成本,却继续宣传“全球鲜果直采”,消费者信任度跌破40%。  

   - 联名款营收占比超30%,被嘲“卖纸袋周边比卖奶茶赚钱”。  


---


四、行业启示:新消费品牌的结构性困局

1. 人设与成本的致命矛盾  

   - 高端化依赖高成本(鲜果、租金、人力),但降价必然摧毁品牌溢价,形成 **“自杀螺旋”** 。  


2. 规模与调性的不可兼得 

   - 加盟虽能快速扩张,但品控失守、服务标准化难题直接反噬品牌价值。  


3. 新茶饮的终极悖论  

   - 当蜜雪冰城卷品质(4元柠檬水用真柠檬),喜茶卷价格(9.9元用茶粉),行业进入 “价值虚无”死局。  


---


杀死喜茶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 

喜茶的坠落,本质是 “互联网式造神”的必然结局——  

资本催熟高端人设,营销制造稀缺幻觉,但泡沫终会破裂。  


当消费者看透 “30元奶茶=5元成本+25元装X税”的真相,当行业集体陷入 “降价无底洞” ,这场战争已无赢家。  


或许唯一的启示是:  

商业世界没有永恒的神话,只有对人性需求的真实敬畏。


(数据来源:窄门餐眼、喜茶招股书、欧睿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