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培商院 >> 高培资讯 >> 管理文库 >> 浏览文章

高培商院内训分享:团队共识出现裂缝!企业执行目标正面临巨大考验,如何逆袭?

作者: admin
2024年10月21日
阅读人数:

在商业环境中,目标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伟大的想法和远大的目标,还需要在执行中不断地实践、反馈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即便是最周密的计划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在执行中边打边调,不断优化路径与策略。而这一过程中,团队之间的执行共识至关重要。通过及时反馈和敏捷调整,执行共识能够帮助团队有效应对变化,避免陷入忙碌却低效的状态。

 

执行共识的重要性

 

执行共识指的是团队成员通过不断对比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距,及时进行反馈并调整策略,从而提升战略落地效率的过程。如果团队缺乏这种共识,很容易出现表面上看似忙碌,实际上各自为战、努力相互抵消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尽管大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未必能有效实现目标。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灵活调整的机制,团队成员按惯性工作,失去了对目标变化的敏感性。执行共识的核心在于持续调整,确保每个成员的努力都指向同一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在管理实践中,执行共识不仅涉及目标的设定,还包括在执行过程中如何不断修正策略。例如,一个营销团队在年初制定了年度销售目标,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原定的策略可能失效。此时,团队需要及时反馈并调整路径,而不是固守最初的计划。执行共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通过持续对话、及时反馈,确保团队的目标与实际行动之间始终保持一致。

 

执行中的心理抗拒

 

执行目标过程中,心理抗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复杂的工作场景中,人们往往依赖直觉和本能反应,即所谓的“快思考”。当员工面临新任务或调整时,直觉思维会让他们产生抵抗心理,尤其是对变化的恐惧感。这种抗拒的第一个来源是“我不理解”——员工可能因为不理解目标的背景或意义而产生抗拒。这种不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目标的文字表述,更可能与对目标的优先级和必要性缺乏共识有关。

 

管理者在设定目标时,通常是从更高的层面考虑公司全局的需求,而员工可能没有同样的视野。比如,在外部市场发生剧变时,管理者要求团队调整销售策略,而员工因为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可能会认为这样的调整是多余的,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共识的建立就尤为重要。管理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目标背景的解释,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并通过开放的对话和讨论,让员工参与到目标规划和路径分析中。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还能减少心理上的抗拒。

 

害怕失去与信息不对称

 

另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抗拒是“害怕失去”。员工可能担心在执行新的目标过程中,自己会失去已有的优势或地位。这种害怕失去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也可能是员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例如,在目标调整的过程中,某些员工可能会担心自己失去原有的工作优势或权威地位。而这种心理抗拒通常是由于上下级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信息共享。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管理者需要经常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带着同理心倾听他们的顾虑。通过让员工充分了解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管理者可以减少这种害怕失去的心理抗拒。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设置机制上的保障,如给予员工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或承诺,让他们看到未来执行挑战性目标所带来的长远收益,从而推动他们在工作中更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员工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目标的执行,而是能够在心理上感受到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与参与感。

 

能力不足的担忧

 

在执行目标时,员工的能力不足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抗拒源。许多员工可能会觉得任务过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进而对目标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要通过支持与辅导来增强员工的信心。比如,可以通过回顾员工过去的成功经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同时,复杂任务可以进行分解,让员工逐步承担可以胜任的部分任务,而困难部分则由管理者或其他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在执行过程中逐渐提升能力,并且在面对挑战时不会感到过度压力。

 

此外,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支持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例如,某名客服员工在应答率上表现优秀,但在转化率上落后,可能是因为缺乏销售技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邀请资深销售人员给予指导,或者通过培训提供相应的技能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员工在获得支持的同时,也能逐步提高自信,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的挑战。

 

实时反馈与目标管理

 

德鲁克曾提出,员工应该基于目标进行自我管理,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他们能够从管理者那里获得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不仅仅是管理者的监督和督促,更重要的是员工自身能够实时掌握目标进展。如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得实时反馈变得更加可能和高效。例如,某电商企业通过后台数据实时通报客服人员的各项指标表现,推动员工自我管理和目标承诺。这种数据驱动的反馈机制使员工随时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从而主动进行调整,减少与团队目标的差距。

 

通过实时反馈机制,管理者不仅能够帮助员工识别问题,还能及时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例如,某名客服人员的应答效率很高,但转化率却低,这可能是因为他对产品知识不熟悉,导致在客户沟通中无法有效说服对方。通过这种实时的数据反馈,管理者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比如安排产品培训或销售技巧的辅导,从而帮助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目标。

 

目标回顾与持续改进

 

目标的执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回顾与调整。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团队目标回顾会议,跟进任务的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和行动计划。有效的目标回顾会议应该聚焦核心问题,避免陷入日常琐事的讨论。通过定期的回顾与反馈,团队可以更加敏捷地应对外部变化,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执行的高效性。

 

在这些回顾会议中,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结果,还应重视实现目标的路径。如果某些策略无法达成预期效果,管理者应及时调整,并制订新的行动计划。此外,会议中的讨论还应注重团队的协作与资源分配,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扫除执行中的障碍。

 

 

尽管执行共识在推动战略落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机制并非适用于所有组织或团队。某些企业文化过于强调执行效率,反而忽视了持续的反馈与调整,导致执行共识的过程耗时耗力。而在一些高度动态的行业中,目标的不断调整甚至可能使团队感到疲惫和困惑。团队共识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如果执行共识过于频繁地进行调整,可能会让团队失去方向感。因此,如何在执行共识和目标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