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培商院 >> 高培资讯 >> 管理文库 >> 浏览文章

高培商院内训分享:营销界惊现“场景战术”:窑鸡王以夜宵场景突围,引爆半夜消费潮!

作者: admin
2024年10月28日
阅读人数:

场景理论的适用性:跨行业的深度挖掘

 

在营销领域,场景理论并非仅适用于快消领域,而是广泛适用于多个行业。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医药,甚至B2B市场都可以通过场景洞察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以更精确地定位市场并实现有效推广。尽管场景理论在营销界已流行多年,但很多品牌依旧未能理解其核心——场景不仅仅是消费的时间、地点或媒介,而是触发消费者行为的具体条件、任务及其背后的生活逻辑。今天的分析将通过细化场景中的典型实例,来揭示场景理论如何帮助品牌打入消费者的心智并推动其做出购买决策。

 

场景定义及其根源:消费者行为的背后逻辑

 

场景理论的核心理念来源于著名的“待完成的工作”(Jobs to Be Done,简称JTBD)理论。人们购买产品的真实原因是希望通过该产品来完成生活中的某项具体任务。以此为基准,场景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为完成特定生活任务而产生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需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具体的情景密切相连。比如吃饭这一日常行为,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却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从而带来了不同的需求。家庭聚餐时,人们的任务是照顾家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的饮食需求,因此选择健康、营养的菜品;而朋友聚会时,情绪释放成为首要任务,菜品的刺激与趣味性反而更为重要。

 

场景决定消费选择:西贝的家庭用餐实践

 

以西贝莜面村为例,其餐饮模式的变化正是场景理论在家庭用餐需求中的一种应用。西贝在多次市场定位调整后,最终找到了家庭用餐这一核心场景。为了满足家庭聚餐的特定任务需求,西贝推出了专门的儿童餐系列,并根据儿童营养需要进行优化。西贝并不仅仅满足于提供儿童餐,而是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家庭友好型环境。例如,西贝在餐厅内配备了适合儿童使用的围兜、环保餐具,餐厅位置设计更方便使用儿童座椅,同时还提供动画片播放、气球小礼品和亲子游戏活动。西贝甚至还设立了亲子活动,如手工莜面制作和儿童美食节,意在让孩子们在西贝就餐时享受更多乐趣,并帮助父母建立品牌信任。正是这种对家庭场景的精准理解,使西贝能够锁定带孩子外出就餐的家庭群体,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场景塑造情绪体验:胡桃里的夜生活定位

 

胡桃里音乐酒馆的定位选择了朋友聚会的场景,进一步拓展了场景理论在餐饮中的运用。胡桃里对夜生活需求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提供餐饮,而是打破了传统餐饮的定义,通过融入音乐与酒吧的元素,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夜生活体验。在胡桃里,晚餐与酒吧体验结合,让顾客可以在一个空间内享受社交、餐饮和音乐的综合体验,从而满足夜间朋友聚会的情绪需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夜生活的消费门槛,也让餐饮与夜生活的边界模糊化,满足了更为广泛的大众群体。在胡桃里用餐的顾客,不仅能够享受到美食,更能在此场景下完成放松、情绪表达、社交互动等任务。由此可见,场景并非单一的消费行为,而是综合了消费者多方面需求的完整体验。

 

宵夜需求的场景挖掘:窑鸡王的成功之道

 

窑鸡王抓住了宵夜场景的特性,以此成为国内宵夜市场的强力品牌。宵夜不同于晚餐,消费者对于夜宵的需求往往具有低负担、易消化等特点,因此对高脂肪或高热量食品望而却步。而窑鸡王的核心产品窑鸡既低脂又方便食用,符合消费者对宵夜的低负担诉求。另一方面,窑鸡王的运营模式支持营业至凌晨4-6点,灵活的供应链与餐厅布局确保了即便在夜间也能满足大批量订单。窑鸡王不仅在产品选择上契合了宵夜场景,还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与延长营业时间,创造了后半夜市场的竞争优势。窑鸡王的成功说明了深挖特定场景中的需求,并围绕这一场景优化产品和服务,可以有效增强品牌在细分市场的渗透力。

 

场景的英文翻译:重新思考Setting”的精准性

 

在场景理论的译法上,作者指出,Setting”比“Context”或“Scene”更能精确表达场景在营销中的实际含义。传统上,“Context”更多是指广泛的背景信息,通常用于文学和社会学领域,难以细致描述具体的消费场景细节。而“Scene”或“Scenario”则带有戏剧性和情节设定的含义,更多用于影视或戏剧中情境的表述。相比之下,“Setting”更直接,能够表达出时间、地点和任务等具体条件组合的含义。对于场景营销而言,这一译法能更贴切地传达出消费者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需求属性,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从细微层面理解消费者行为的触发因素。

 

场景理论的局限性与适用边界

 

尽管场景理论在多个行业中的适用性广泛且深刻,但其实际应用也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场景的泛化可能导致品牌定位模糊,使企业容易迷失在庞杂的消费需求中,难以形成清晰的品牌识别。尤其是在一些行业中,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跨越多个场景,这种“多场景需求”会让品牌在单一场景中缺乏稳定的市场认知,最终影响市场表现。此外,在强调场景细分的过程中,品牌可能会忽略更为本质的产品功能和质量,这将导致营销策略的短视化,损害品牌的长远发展。因此,场景理论是否能真正成为一种跨行业的普适法则,仍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