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培商院 >> 高培资讯 >> 管理文库 >> 浏览文章

高培商院内训分享:价值观一夜变天!干预后员工关系急剧分裂,企业高层无奈应对

作者: admin
2024年12月09日
阅读人数:

员工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碰撞

当员工进入一个组织时,他们带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驱动着他们的行为并影响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与此同时,组织也会通过其企业文化和信仰向员工传递其价值观。在员工和组织价值观一致时,可能会带来更加积极的结果,但当两者不一致时,则可能产生紧张关系。这种现象的影响在管理学领域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企业试图通过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干预以提高参与感时,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项研究与一家中东的大型服务企业合作,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探讨了这一问题。研究目标是观察员工在反思自身价值观后,对企业参与感是否有所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机制。本文将深入拆分这项研究中的关键事件,并对每一事件进行详细扩展,以揭示价值观在工作场所的复杂影响。


价值观干预的实施过程

研究从设计价值观干预措施开始。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员工首先被要求阅读一份价值观清单,清单中包括如家庭、友谊、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广泛领域的主题。在实验组中,员工选择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或三个价值观,并进一步写下这些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具体意义。研究假设,这种练习能增强员工的个人完整性,使他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核心驱动力。

这项干预的设计意图值得深入探讨。写作练习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心理学工具,通过书面表达的方式,员工不仅需要思考,还需用语言具体化他们的情感。这种过程将个人的价值观从潜意识中拉到显意识层面,使员工能够更有系统地与这些信念建立联系。同时,写作本身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可以让个体更深刻地体验其内心想法,并赋予这些价值观明确的个人意义。这种自我确认可能会使员工在随后的工作中感到更加自信,因为他们已经重新定义了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对照组,员工被要求选择两到三个最不重要的价值观,并解释它们为何可能对其他人重要。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但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关注点转向了他人视角,可能使参与者在心理上疏远了自己。这种疏远效应被认为能够削弱对个人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从而为研究团队提供对比数据。


数据收集与员工分类

干预实施后,研究团队收集了有关员工对组织的依恋程度的数据。首次数据采集在干预完成后立即进行,而第二次数据采集则安排在一个月后,以观察这种干预是否具有持续性影响。通过这些数据,研究者进行了员工分类,将员工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原本就与组织价值观有高度一致性的员工,另一类则是与组织价值观不太一致的员工。

对于第一类员工,即那些在干预前已经高度认同组织价值观的个体,他们的工作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受这种价值观匹配影响。对于他们来说,干预过程中的价值观确认可能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正向感知。例如,当员工发现自己注重的家庭价值观与组织在关爱员工福利上的理念一致时,这种一致性会被强化。他们可能会认为,组织不仅是一个职业平台,还是真正理解和支持他们生活目标的伙伴。

相比之下,第二类员工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这些员工在干预前可能已经感受到自身价值观与组织的脱节。例如,一个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员工可能在一家并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中感到孤立。在这种背景下,价值观确认可能强化了他们对这种不一致性的意识。他们可能会对自己为何选择当前的职业路径产生质疑,从而在心理上进一步疏离组织。


价值观与员工行为的复杂关联

研究显示,第一类员工在干预后的依恋感显著增强,而第二类员工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这种差异反映了价值观与员工行为之间复杂的关联。一方面,价值观确认对已经感受到组织支持的员工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确认自身的核心信念,这些员工在心理上感到更加坚定,从而更愿意投入工作。这种积极影响可以转化为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低的流失率。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类员工,干预可能强化了他们的身份冲突。这种冲突可能表现为对职业选择的后悔,或者对组织文化的抗拒。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冲突甚至可能导致员工主动离职,因为他们发现自身无法在组织中保持真实身份。这种心理效应凸显了组织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尊重个人价值观的同时,建立一个足够包容的文化,让不同背景的员工都能找到归属感。


价值观干预的双刃剑

从这项研究中可以看出,价值观干预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远非单一化。对于那些与组织价值观一致的员工,干预可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更多意义。然而,对于那些价值观不同步的员工,这种干预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疏离。

这引发了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组织是否应该主动实施价值观干预?一方面,这种干预可以帮助增强员工与组织的纽带,创造更高效的工作环境;但另一方面,企业是否有权利让员工反思并强化其个人价值观,尤其是在这种干预可能导致部分员工疏离的情况下?当企业试图塑造文化时,它们是否在无意中塑造了某种隐性排他性?这些问题值得企业管理者深入思考和权衡。